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9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发表日期:2019-05-24
[索引号] | 640000003/2021-00395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教育厅 | ||
[成文日期] | 主动公开 | [发布日期] | 2019-05-24 |
宁教办函〔2019〕83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各高等、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精神,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根据教育部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制度安排和有关精神,自治区教育厅决定举办2019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教学能力比赛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3人)针对某门课程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反思、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
教学团队应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依据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教学大纲中选取参赛教学内容,准确分析学情基础,科学确定教学目标,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课堂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训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注重利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解决技术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通过教师规范操作与有效示范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职业精神。
教学团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要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支持环境、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承办单位: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本届教学能力比赛由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具体组织实施,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网络初评时间:2019年7月1—12日。
现场比赛:2019年7月12—13日,11日报到。
比赛地点: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大连西路531号)。
四、赛项设置
设中等职业教育组、高等职业教育组,分别下设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专业(技能)课程二组等3个组别,不限定课程和专业,按照文理专业类别分组比赛。
(一)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教学内容属于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各代表队参赛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
(二)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教学内容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课程,各代表队参赛作品不能出现专业类及课程的重复。
(三)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教学内容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课程,且必须包含不少于4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各代表队参赛作品不能出现专业类及课程的重复,也不能与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的作品出现专业类及课程的重复。
(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教学内容属于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各代表队参赛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
(五)高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教学内容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课程,各代表队参赛作品不能出现专业大类及课程的重复。
(六)高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教学内容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课程,且必须包含不少于4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各代表队参赛作品不能出现专业大类及课程的重复,也不能与高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出现专业大类及课程重复。
以上赛项评分指标,请直接登录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nxeduyun.com)—职业教育—宁夏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网页查阅。
五、参赛作品及材料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8-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公共基础课程组4-8学时),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应符合教育部印发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或课程教学大纲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有关要求,与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有关内容相对应。
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教案、2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情况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参赛学校实施性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设计基本要素,重点突出教学环节、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等。2段课堂实录视频应分别为参赛作品中2个相对完整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实况,每段10~15分钟;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须提交不少于2段反映团队成员进行关键技术技能教学操作与示范的课堂教学实况。教学实施情况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等方面情况,可用图、表等加以佐证,不超过3000字。作品材料及比赛有关要求,可直接登录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nxeduyun.com)网页查阅。
六、比赛办法
各组别均采取先网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网络初评时,评审参赛作品材料,网络评审得分权重 40%。现场决赛时,综合评审教学团队的现场展示和答辩情况,确定比赛成绩,现场决赛得分权重 60%。教学团队按抽签顺序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现场展示分为讲解教学设计和模拟实际教学2个环节,教学团队在参赛作品范围内选定1学时的教学内容,进入比赛场后,现场讲解选定的教学设计8分钟,模拟实际教学7分钟(无学生)。评委针对参赛作品材料和现场展示进行提问,教学团队回答所有问题并阐述个人观点,答辩及换场时间5分钟。按评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以网络评审得分(权重 40%)和现场决赛得分(权重 60%)综合评定最终得分。
七、奖项设置及国赛推选方式
(一)比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6个、进步奖2个。
(二)比赛获奖名单将在教育厅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三)大赛组委会将根据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有关要求和分配名额,择优推选参加国赛的作品,并予以公示,结果无疑后,确定我区参加2019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的作品名单,并组织参赛前培训。
八、参赛要求
(一)职业院校以学校为单位组成代表队报名、参加比赛。
(二)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均须开设参赛作品教学内容所属的课程、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不得混合组队参赛。
(三)参赛作品所属专业须在教育部备案并实际开设,参赛教师必须实际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含实习指导),教学团队须参加校级比赛后推荐参赛。以虚假内容(身份)参赛的,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赛资格以及所在代表队团体奖评奖资格,并通报,责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四)参赛作品应为原创,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教学团队承担。经同意,比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参赛作品做公益性共享。
(五)每个参赛院校报送的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不超过4个,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不超过16个;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不超过4个。
(六)参加现场比赛的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大赛只提供备用计算机,如有特殊需要,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
(七)各职业院校参赛代表队必须指定一名领队,负责协调参赛事宜。参赛选手在参赛期间要服从比赛组委会安排,提前做好准备,按照抽签号顺序参赛。7月11日下午3:30大赛组委会将召开现场比赛领队会议和选手抽签,请各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参赛代表队领队届时参加。
九、资料报送
(一)大赛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各院校参赛队为单位,统一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nxeduyun.com)—职业教育—宁夏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网页登录上传资料,各参赛队用户名和密码延用2018年的用户名和密码。请各代表队指定专人认真填写《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校级比赛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1、2、3),于2019年6月20日前,完成各赛项的网上报名工作,并打印加盖公章后于2019年6月25日前寄送至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2019年6月30日前,各代表队按要求完成所有参赛作品材料(参赛作品材料: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教案、2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情况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参赛学校实施性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网上提交工作,并及时与有关工作人员电话确认。
(二)除《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之外,所有参赛作品材料及其文件名(属性)、现场展示和答辩时使用的所有材料和画面等,均不得出现学校的任何信息。故意透露相关信息的,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比赛组委会不接受教学团队单独报名和资料上传。各代表队应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核对参赛作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如所在学校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参赛教师实际授课情况,校级比赛遴选情况等,并检查参赛作品材料是否泄露信息。
(四)各比赛项目均需提交纸质教案、说课稿各一式5份,上述参赛材料请用档案袋单独封装,并将报名表复印件粘贴在档案袋外,于2019年7月11日报到时统一交大赛组委会。纸质材料一律用A4纸竖装,双面印刷,软皮平装;除报名表外,参赛材料的其他位置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各市、县(区)教育局和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加强宣传,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扩大参与面,要把组织该赛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放在与技能大赛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好、抓实。各职业院校对参赛选手要在教学安排、比赛准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安排专门机构和人员,做好校级选拔赛工作,组织好参加自治区级和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张清金(0951-5559292、18995019977)电子邮箱:zqj1802@163.com
网站技术支持联系人:冯沛楠(09515559285、15595212097)电子邮箱:793780278@qq.com
现场比赛联系人:王心欣(18695504900) 电子邮箱smiling1116@126.com
材料报送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127号0910室,邮政邮编:750011。
附件: 1.参赛作品报名表
2.参赛作品汇总表
3.校级比赛情况统计表
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
2019年5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2019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参赛报名表
学校: (盖章) 联系人: 电话:
□中等职业教育组 | □公共基础课程组 | 课程名称: | |||||||||||||||
□专业(技能)课程一组 |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课程名称: | ||||||||||||||||
□高等职业教育组 | |||||||||||||||||
□专业(技能)课程二组 | |||||||||||||||||
课程 总学时 |
| 参赛内容 学时 |
| 作品名称 |
| ||||||||||||
学校(单位)全称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教龄 | 民族 | 学历 | 职称 | 职务 | 承担该 课程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 学历:大专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博士;职称:未定级/初级/中级/副高/正高; 职务:普通教师/教研室负责人/系部(分院)负责人/校领导 | ||||||||||||||||
教学团队负责人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 |||||||||||||||
电子邮箱 |
| ||||||||||||||||
特点 说明 | 简要说明参赛作品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比如内容选择、目标确定、策略设计、技术运用、资源应用、实施成效等(200字内)。
| ||||||||||||||||
资源 说明 | 简要说明参赛作品中所属的课程教学网站、数字学习资源、成绩管理系统、交流互动平台等,并提供有效地址、使用密码,保证在资料审核期间能够正常访问。 | ||||||||||||||||
其他 说明 | 简要说明非本校在职的教学团队成员身份。 | ||||||||||||||||
参赛 承诺 | 是否保证参赛作品材料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否签字: 2019年月日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参赛作品材料共享或出版
□是□否签字: 2019年月日 | ||||||||||||||||
审核 意见 | 学校对该作品所属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教学内容、应用成效以及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等方面情况的审定意见:
2019年 月 日 (加盖公章) | ||||||||||||||||
|
附件2
2019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汇总表
学校名称(盖章)
中高职 | 组别 | 专业名称 | 课程名称 | 作品名称 | 团队 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参加校级 比赛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附件3
2019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校级比赛情况统计表
学校名称:(盖章)
本校参加 自治区赛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
通信地址 |
| |
| |
组别 | 中职 | 高职 | ||
参加校级比赛作品数 |
|
| ||
校级比赛时间 |
|
| ||
校级比赛地点 |
|
| ||
校级比赛参赛教师数 |
|
| ||
注:1.此表由承担本校参加2019年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组织工作任务的机构填写并报送。
2.联系人指一名(或两名)负责比赛活动事务联络沟通的同志,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务必清楚、准确,保证通信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