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互联网+教育”改革工作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发表日期:2021-04-30
来源:微言教育
字号:【大】【中】【小】
阅读量: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确定8项工作案例为“2020年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地督查发现的典型工作案例”,“宁夏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改革工作”入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筹谋划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
(典型案例)
一是建立省级平台统建统用新机制。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统一建设教育大平台(宁夏教育云),免费为全区学校、师生和家长服务,解决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信息孤岛等问题,提高了教育资源共享的兜底保障水平。开放100多项“不见面网上办”服务事项,解决学生转学、民办高校年检、教师资格认定等群众办事难点。联通四级校园治理数据,建设校园治理大数据平台,提升校园“数治”和“智治”能力。
二是推进达标示范引领取得新成效。推进“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区)建设,中小学校网络平均带宽达370M,一大批虚拟仿真教室、机器人教室、人工智能教室、创新实验室投入使用,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转型、校园过程性数据关联分析。树立“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在资源共享、创新素养、队伍建设、党建思政、教育治理等领域创新示范;培育“互联网+教育”标杆校,实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实施项目跟踪管理,开展教学创新,形成一批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三是课堂教学和教师建设实现新提升。按照自治区带县、县带乡、乡带村的模式,开展“一师多校、在线走教”,累计开课40万堂,惠及全区1/3的学生,有效缓解了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课程的问题。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启动“空中课堂”,录制播出2588节中小学课程,有力保障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实施“互联网+教育”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名应用示范顶尖人才、100名高端管理人才、1000名高端教学人才、10000名骨干人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99%达到合格水平。
四是标准制定和模式创新取得新进展。制订教育云平台开放、教育大数据、学校画像、平台接入等标准规范,有两项大数据处理技术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将“互联网+教育”纳入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重要内容专项督导通报;鼓励国内200多家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推广应用;成立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宁夏研究院,包县包校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指导。
2020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督查组深入宁夏5市、12个县(市、区)及65所大中小各级各类学校,对自治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进行实地督查。督查组认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互联网+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取得较好发展。